慢病患者运动应如何指导?运动干预处方很关键!
据《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5岁-64岁人群慢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达62.3%。慢病防控刻不容缓,适当运动是慢病防控的重要措施。“运动是良医”,药物治疗+运动能有效地促进健康,那么作为慢病患者该如何科学运动呢?科学运动需要依据运动处方,慢病患者所适合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因人而异,作为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制订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有利于慢病患者科学运动干预。
运动处方是指对不同年龄、不同功能状态、健康或疾病的个体,以处方形式制订运动方案,以达到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运动处方是在获取处方对象的基本信息、医学检查结果之后制订的与运动相关的处方。那么运动处方长什么样子?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运动处方样表
由上图的运动处方样表可以看出,运动处方通常应该包含以下要素
1、运动目的
2、既往运动史
3、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方式、频率、强度、时间、量)
4、注意事项以及禁忌
那么接下来我们以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为例进行分析。
患者48岁,男性,身高 170 cm,体重70kg,BMI 24kg/m2,腰围 80cm,4 年前晨练后感头晕、 恶心、心慌, 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 无意识障碍无大小便失禁, 无胸痛、 胸闷、 憋气, 于北京医院就诊, 测血压 150/90mmhg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 级” 并给于对症处理。症状有所好转回家服药静养治疗。血压控制比较稳定在:120/80mmhg。日常饮食偏咸、否认有吸烟、饮酒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身体无其他疾病,日常活动正常,运动较少;睡眠可,每日约 8 小时。
案例分析
患者体重属于肥胖,不建议进行大强度跑跳类运动,建议进行快走、爬楼梯、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另外患者已确诊高血压,不适合进行中高强度的无氧训练,可偶尔进行小重量器械练习,如弹力带练习、小重量哑铃杠铃等。
运动强度选择中等强度,因患者原先并无运动习惯,可从中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以用运动时心率表示,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则表明运动强度达到了中等,最大心率=220-年龄。
然后是运动频率,慢病人群运动频率推荐如下:有氧运动每周3~5次,无氧运动每周2次即可。
最后是运动时间,有氧运动建议每次在45~90分钟,无氧运动建议每次在15~30分钟,若时间安排无法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达到建议的总时间范围即可。
运动处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