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多人虚惊一场?国家卫健委对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下调做出回应!
近日,多个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称将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按这一标准计算,中国将至少新增2亿名高血压患者。
短时间内“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的话题沸沸扬扬,很多网友怀疑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做了调整?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国家卫健委表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国家将继续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加强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指出,130/80mmHg的诊断标准是2017年美国提出的,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跟进美国修改本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而美国也极有可能将这一诊断标准重新修改,上调至原来的140/90mmHg。
王继光强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不仅不符合我国高血压控制的国情,而且会大幅增加我国高血压防控的疾病负担。高血压患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冲击,从检查、诊断、治疗、管理等多个层面极大加重国家医疗负担和个人经济负担,挤兑医疗资源。
美国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修改为130/80mmHg,是基于美国高血压控制率相对理想(50%-60%),且可以实现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比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常规诊室血压测量数值低近10mmHg)。
当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为15.3%(加权率),在全球200个国家中排名第121位。如果采用130/80mmHg的标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将从15.3%降低至3%,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持续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的要求相距甚远。
虽然国家目前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但是高血压的防控仍然需要前置,应该及时做好个人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延年益寿。
文章素材来源于:健康中国、每日新闻、央视新闻